您现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新闻 > 幼儿园

“5+2≠0”,培育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丨家长课堂

来源:微信公众号 点击数: 编辑: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 发布时间:2023-09-20 09:37

幼 儿 园 丨 家 长 课 堂 丨 第 一 期

把孩子送进幼儿园了

为什么我还要学习

幼儿园首期家长课堂

从教28年的何瑶校长

带领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

探索学前阶段家庭教育、家园配合的意义

��家长签到

��幼儿园自制茶歇

��家长课堂丨王鹤园长介绍主讲人

1

教养孩子

从真正了解孩子开始

活动开始,何瑶校长通过儿童心理发展路径,介绍了不同年龄段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求,以及这些需求是否被满足对后续成长阶段的影响。

��主讲人丨 何瑶 

海淀外国语教育集团教师进修学院院长

 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海南校区中学部校长

3岁之前,是孩子情感和个性发展的重要阶段。

其中,4~6个月,是建立亲子关系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孩子哭闹、呼喊需要得到父母、家人的回应,一旦需求得到满足,就会与父母、家人渐渐形成依恋关系。

依恋关系中孩子对成年人的信任感,会在他成人之后从亲情扩展到其他感情,如伙伴情、同事情等等。这种信任感有利于非亲缘血缘关系之外情感的正常发展。

比如,缺少父爱或母爱的孩子,未来会在异性身上过度寻求缺失的爱,这是幼年情感需求未被满足的映射。

��家长课堂丨儿童心理发展的路径

3~6岁,孩子能说话,能表达自己的意愿了,并且会经历众多社会行为的“第一次”。这个阶段是孩子性格与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

什么是观念,就是一件事情“观”成年人的反应,重复三遍后,孩子就会形成自己的“念”。

观念,不是孩子上小学、初中才有的,而是在他不会说话的时候,就开始会看、会听、会想。观念一旦形成,就会形成思维定势、知觉定势、行为定势,具体衍生在未来孩子的行为上。

比如,看到爸爸妈妈特别孝敬爷爷奶奶,经常给爷爷奶奶打电话嘘寒问暖,爷爷奶奶生病了赶紧送医院等等,见得多了孩子就知道,为人子女就应该这样对待父母,反之亦然。

性格,并非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社会行为方式,包括智力行为和气质行为。

孩子在3~6岁耳濡目染的行为习惯,会在12岁以后显现出来,并且终身稳定,很难改变。比如,上课时能听进去、一点就通(智力行为),写作业拖拉、出门磨蹭(气质行为)。

归根结底,孩子的性格与观念,基本都是6岁之前,在家庭及幼儿园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2

先养育后教育

养育是教育的基础

0-3岁是抚养,3-6岁是养育,6-18岁是教育。

“先有养育后有教育,父母只有辛苦付出了,才能积累教育的资本。”

提及养育与教育的关系,何瑶校长说到,没有情感付出的父母将来对孩子亦没有约束力和控制力,更不要谈教育孩子。

作为中学部的负责人,何瑶校长接触过很多到了中学阶段完全不听父母话的孩子,这些孩子基本都不是父母亲自带大的。

所谓恩威并施,养育之恩在前,孩子年幼时高质量的亲子陪伴、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是父母立威的前提。

成长需要规范行为,让孩子形成正确的观念。这个过程在孩子6岁之前,由家庭和幼儿园共同来完成,12岁之后才会显现结果。

��家长课堂丨学会夸孩子

何瑶校长分享了养育孩子的几个妙招。

1.学会夸孩子。

减少或不做无效夸奖:先天特质少夸或不夸,平常事情不过分夸奖,本该做的事情不夸奖。

夸动机和过程而非结果:夸态度(认真、坚持、毅力、努力),夸习惯(爱思考、整洁、自律、细心),夸品质(善良、独立、勇气、信用、责任心),这些都是孩子后天需要习得的。

夸赞的黄金公式:事实(具体)+感受(夸赞者)+比较

这个公式,从幼儿园到初中都适用。

2.孩子任性哭闹怎么办。

6岁之前,对待孩子众多社会行为的“第一次”,父母如何给他一个好的示范、正确的引导,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

哭闹是孩子表达情绪的方式之一。情绪没有好坏,所谓好坏,是情绪衍生出来的行为,可能会造成好或者不好的后果。

面对任性哭闹,家长在做到“五不”的前提下,可以对孩子进行一对一的管教。在管教的过程中,教孩子学会控制情绪,引导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

“五不”  :不打骂、不说教、不走开、不心疼、不让步

��家长课堂丨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

何瑶校长说到:“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它是一切教育的源头和起点。”

家庭教育做到位了,幼儿园教育的起点就高。家庭教育没到位,孩子进了幼儿园得先补足家庭教育缺失的地方,到了中学阶段,学校需要会花更多的时间来弥补之前的不足。

实际上,学校教育应该是为家庭教育“锦上添花”的,而非为家庭教育“亡羊补牢”。

3

“5+2≠0”

各司其职 协同育人

学校是孩子走向社会之前的社会,幼儿园是孩子走进学校之前的学校。

进入幼儿园,孩子由个体转变为社会人。幼儿园则尽可能地为孩子们提供更多体验正向社会生活的环境与机会。

家长要学会与老师配合,让体验与教育的效果加倍。

��家长课堂丨学校是什么?

了解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和教育内容。

任何一所幼儿园都不是为个体服务的。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一定是在先考虑集体利益,再考虑个性化的发展和差异化的需求。

比如,不论幼儿园安排孩子进行哪些户外运动,一定是以保证所有孩子的安全为前提,而不是只考虑个别孩子的需求。

先信任再合作,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良好的家园关系,应该是互不干扰,又彼此支持。”

家庭教育幼儿园取代不了,同样,幼儿园的教育教养家庭也取代不了。

如果家长无视或不在意幼儿园的规定,次数多了,孩子也会形成同样的观念(参照前文幼儿观念的形成),养成不遵守规则的习惯。

时间长了,老师会降低对孩子的要求,最后受损失的是孩子。

5+2≠0,培育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未来拥有幸福的人生,是家长与幼儿园共同的目标。

幼儿园最不愿意看到的是“5+2=0”。

5天在幼儿园,孩子规规矩矩自己吃饭、喝水、上厕所,周末两天回到家作息混乱或者家长包办7天教育没有效果,孩子也会感到困惑和迷茫。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首先应修炼自己,以身作则、言出必行,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用最好的自己,培育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童年对于孩子来说非常重要

有的孩子童年可以治愈一生

有的孩子用一生来治愈童年

就像一棵大树

6岁之前

是孩子扎根的阶段

在学前阶段把根扎好了

往后的日子

自然会枝繁叶茂

开花结果

END

编辑 / 张小肥

摄影 / 王永成 王   健

设计 / 王   健

审阅 / Crane

上一篇:

下一篇:

该信息所属栏目不允许发表评论!